1、江南二月多芳草,春在蒙蒙细雨中。——释仲殊《绝句》
2、野火烧不尽,春风吹又生。——白居易《赋得古原草送别》
3、相看两不厌,只有敬亭山。——李白《独坐敬亭山》
4、杨柳不遮春色断,一枝红杏出墙头。——陆游《马上作》
5、明月出天山,苍茫云海间。——李白《关山月》
6、洛阳城里又东风,未必桃花得似、旧时红。——陈与义《虞美人》
7、千里莺啼绿映红,水村山郭酒旗风。南朝四百八十寺,多少楼台烟雨中。——杜牧《江南春》
8、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——贺知章《咏柳》
9、春江潮水连海平,海上明月共潮生。——张若虚《春江花月夜》
10、残雪暗随冰笋滴,新春偷向柳梢归。——张来《春日》
11、日出江花红胜火,春来江水绿如蓝。——白居易《忆江南》
12、桃花春水渌,水上鸳鸯浴。——韦庄《菩萨蛮》
13、春风不解禁杨花,蒙蒙乱扑行人面。——晏殊《踏莎行》
14、不识庐山真面目,只缘身在此山中。——苏轼《题西林壁》
15、天门中断楚江开,碧水东流至此回。——李白《望天门山》
16、西塞山前白鹭飞(next88),桃花流水鳜鱼肥。——张志和《渔歌子》
17、浓绿万枝红一点,动人春色不须多。——王安石《咏石榴花》
18、雪消门外千山绿,花发江边二月晴。——欧阳修《春日西湖寄谢法曹歌》
19、会当凌绝顶,一览众山小。——杜甫《望岳》
20、东风有信无人见,露微意,柳际花边。——苏轼《一丛花》
21、等闲识得东风面,万紫千红总是春。——朱熹《春日》
22、晴空一鹤排云上,便引诗情到碧宵。——刘禹锡《秋词》
23、春路雨添花,花动一山春色。——秦观《好事近》
24、春风又绿江南岸,明月何时照我还?——王安石《泊船瓜洲》
25、到处皆诗境,随时有物华。——张道洽《岭梅》
26、弱柳千条杏一枝,半含春雨半垂丝。——温庭范《题望苑驿》
27、两个黄鹂鸣翠柳,一行白鹭上青天。——杜甫《绝句》
28、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——苏轼《惠崇春江晚景二首》
29、杨柳青青江水平,闻郎江上唱歌声。——刘禹锡《竹枝词》
30、渭城朝雨浥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——王维《送元二使安西》
31、春色恼人眼不得,月移花影上栏杆。——王安石《春夜》
32、满眼不堪三月喜,举头已觉千山绿。——辛弃疾《满江红》
33、绿杨烟外晓寒轻,红杏枝头春意闹。——宋祁《玉楼春》
34、城上风光莺语乱,城下烟波春拍岸。——钱惟演《木兰花》
35、一春常是雨和风,风雨晴时春已空。——陆游《豆叶黄》
36、山重水复疑无路,柳暗花明又一村。——陆游《游山西村》
37、渭城朝雨邑轻尘,客舍青青柳色新。——王维《渭城曲》
38、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。——叶绍翁《游园不值》
39、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——苏轼《惠崇春江晚景》
40、穿花蛱蝶深深见,点水蜻蜓款款飞。——杜甫《曲江二首》
41、白日依山尽,黄河入海流。——王之涣《登鹳雀楼》
42、迟日江山丽,春风花草香。泥融飞燕子,沙暖睡鸳鸯。——杜甫《绝句》
43、无可奈何花落去,似曾相识燕归来。——晏殊《浣溪沙》
44、城中桃李愁风雨,春在溪头荠菜花。——辛弃疾《鹧鸪天·代人赋》
45、小荷才露尖尖角,早有蜻蜓立上头。——杨万里《小池》
46、细听春山杜宇啼,一声声是送行诗。——辛弃疾《浣溪沙》
47、二月风光浓似酒,小楼新湿青红。——葛胜仲《临江仙》
48、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。——李白《赠汪伦》
49、林间新绿一重重,小蕾深藏数点红。——元好问《同儿辈赋未开海棠》
50、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。——王维《鹿柴》
51、一庭春色恼人来,满地落花红几片。——魏承班《玉楼春》
52、疏影横斜水清浅,暗香浮动月黄昏。——林逋《山园小梅》
53、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——柳宗元《江雪》
54、胜日寻芳泗水滨,无边光景一时新。——朱熹《春日》
55、竹外桃花三两枝,春江水暖鸭先知。——苏轼《惠崇〈春江晚景〉》
56、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——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
57、午睡渐多浓似酒,韶华已入东君手。——周邦彦《蝶恋花》
58、春风自恨无情水,吹得东流竟日西。——苏轼《往年宿瓜步梦中得小诗录示民师》
59、野岛眠岸有闲意,老树着花无丑枝。——梅尧臣《东溪》
60、折得一枝香在手,人间应未有。——王安石《甘露歌》
61、落尽梨花春又了,满地残阳,翠色和烟老。——梅尧臣《苏幕遮》
62、接天莲叶无穷碧,映日荷花别样红。——杨万里《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》
63、春眠不觉晓,处处闻啼鸟。夜来风雨声,花落知多少!——孟浩然《春晓》
64、忽如一夜春风来,千树万树梨花开。——岑残《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》
65、昨日春如十三女儿学绣,,枝枝不教花瘦。——辛弃疾《粉蝶儿·和晋臣赋落花》
66、春风春雨花经眼,江北江南水拍天。——黄庭坚《次元明韵寄子由》
67、蝉噪林逾静,鸟鸣山更幽。——梁王籍《入若耶溪》
68、种豆南山下,草盛豆苗稀。——陶渊明《归园田居》
69、白毛浮绿水,红掌拨清波。——骆宾王《咏鹅》